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

传播谣言的八条半法则

有的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夭折了,而有的谣言却能传遍世界。为什么有的能快速传播,有的就烟消云散了呢?

如果你我都不轻易上当,为什么那些极不符合常理的谣言还能够兴极一时呢?

“它不仅害我破财,还让我颜面扫地,”时装设计师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说道。他口中的“它”指的是多年来网上盛传的一段流言:以鲜明、简洁的设计风格闻名的希尔费格曾在“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节目中大放厥词:“如果能预知美国的非洲佬、西班牙佬和亚洲佬们会买我的衣服,我绝不会把它们设计得那么完美。这些高档衣服只有穿在尊贵的白人身上才能相得益彰。”

事实上,希尔费格不仅没在电视秀上说过那些话,他甚至都没上过温弗瑞的脱口秀节目。直到2007年,他才应奥普拉的邀请出镜,遏制谣言的继续散播。

小心谨慎也好,容易上当受骗也罢,有时,我们都有可能被谣言蒙骗。就连八卦网站的掌门人芭芭拉·米克尔森(Barbar0Mikkelson),也承认自己上过谣言的当。“有朋友对我说,他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外出度假期间,与一个浪漫且富有魅力的男子产生了风一般的爱情。临别时,他赠送给女孩儿的礼物竟是个包装精美的陶瓷棺材,里面还夹着一张字条写道‘欢迎光顾艾滋世界’。我认为这是个谎言、陷阱。”

谣言在受到质疑之前,自有其逃过人们理性防线的方法。最牛的传言能巧妙地跳过人们的常识,进而使人上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易被蒙骗,但事实上我们却很容易轻信谣言,并极尽能事地去宣扬。它的特殊魅力总能侵袭我们最棒的理性防御。俄亥俄大学心理学家马克·佩佐(Mark Pezz0)所做的一项实验发现,校园中有人死于脑膜炎的谣传,能迅速在学生们中传开,因为他们都想急于知道事态的发展。“消息是真的吗?”“怎么得的脑膜炎呀?”“你听说了吗?每个学生都得做巨疼的抽脊液检查!”在谣言传播过程中,适宜者得以存活,并会像流感那样传播得气势如虹;不适宜者不攻自破,很快就销声匿迹了。那么,前者怎样能从后者中脱颖而出的?也就是说,谣言有效散播的法则是什么?

1.成功的谣言能激起人们的焦虑情绪

2005年,卡特里纳飓风袭击了美国新奥尔良。人们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恐慌和担忧,谣言和洪水一起泛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鲨鱼在洪水里四处游弋!恐怖分子在防洪堤上安装了炸弹!教堂里摆满了被谋杀的婴儿和成批的尸体!

雪上加霜的是国家级媒体也报道了这些谣言。市长雷-纳金(Ray Najin)甚至在一些谈话节目中声称,“几百名武装分子”正在教堂内肆意残杀、掳掠。然而,当混乱渐渐缓和,人们发现几乎所有广泛散布的传闻都是假的。

为什么这样的传闻会传播得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恐惧成为谣言传播的有利条件。群体的焦虑性越强,谣言越容易传播开来。尼古拉斯·迪方佐(Nicholas DiFonzo)是罗切斯特技术学院研究谣言的专家。他说,我们散播恐怖传闻的最大作用就是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恐惧,即使这些信息很滑稽、愚蠢,但可以缓解不安情绪,至少能让我们知道事情的进展。“传闻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勾勒出所谓的事实,并能以此做出适当的反应。回想一下“9·11”吧,我还从未像“9·11”后那样恐惧过,当时人们散布着各种谣言来应对不安。”

因此,“9·11”不仅遗留下了恐惧和寻找凶手的疑虑,也带来了各种“雷人”的传闻:有人说恐怖分子将炭疽病毒注射到百事可乐罐中;还有人说犹太人事先知道世贸大楼将会被炸,所以那天都没上班(事实上,“9·11”遇难者中约有15%是犹太人)。

“人类有种倾向,就是更重视负面信息。”北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海伦·哈顿(Helen Harton)解释道,“这具有进化意义,因为知道怎样对付老虎保住性命总要比知道哪有鲜花去观赏要紧。”当然了,被老虎吃掉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还是担忧被解聘下岗。所以人们把谣言翻来覆去地传,并试图分析出哪一种说法是真实的。

2.有些谣言虽然荒诞,却符合人们某些顽固的偏见,从而让人执着地相信

如果你读过垃圾邮件,估计你会看过一句出自小布什总统的名言:“法国的问题在于法语中没有企业家一词”;也有人通过电子邮件爆料乐坛天后玛利亚·凯利曾说过:“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贫穷饥饿的孩子,我就会忍不住尖叫、哭泣。虽然我喜欢像他们那样瘦削,但我不愿意有令人作呕的苍蝇、尸体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出现在我的周围。”你相信布什和玛利亚·凯利说过这些话吗?这样的言论其实是由狗仔队、八卦人士编造的,但它们还是像病菌一样疯狂传播。原因在于,它们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足以震人,并且不会让人觉得过于牵强。

八卦人士已料定人们会相信这类谣言,因为布什不是能玩转所有行业的天才,凯利这个虚荣、自负的歌手应该不会说出什么名言。总而言之,人们有相信这种传闻的心理基础。正如米克尔森所说:“这些谣言之所以逃过了人们的常理辨别系统,是因为它们与我们已经相信或愿意相信的事情合拍。”

3.易受影响的人比有影响力的人更能散布谣言

20世纪70年代中期,Life Savers公司向孩子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泡泡糖“BubbleYum”。传统的泡泡糖需要咀嚼很长时间才能变软,然后吹出泡泡。但这种产品几乎入口即融,这是一款完美的口香糖……也许完美得过分了。是什么使它这么软呢?不久,“答案”就被揭开了——是蜘蛛蛋。“Bubble Yum”原来是由蜘蛛蛋制成的。

这种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推断竞被传成了铁板事实,让天价的“Bubble Yum”一落千丈。得到风声的Life Savers公司利用十天时间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纽约儿童都已听说了这个传闻。

“蜘蛛蛋”的谣言散播得如此迅猛,不是制作口香糖的同行恶意诽谤,而是那些可爱又可笑的儿童们传播的。具有这样气质的人最能推动谣言的运转。社会心理学家邓肯·沃特斯(Duncan Watts)对雅虎网站上的谣传颇有研究。他说:“人们散布谣言全凭意愿,并非与其地位和名气相关。”正因为孩子们没有判断力,几乎轻信任何东西,这样谣传才能在校园里散播得如火如荼。事实上,某些偏听偏信的大人在谣言散播过程中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4.谣言听的次数多了,人们就会信以为真——即使听说了它是假的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1%的美国人相信奥巴马是个隐秘的穆斯林激进分子,并相信他拒绝宣读效忠誓词,而且将会手抚《可兰经》对参议院承诺。这样的谣言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纽约人》杂志在一期封面上,刊出了新当选的奥巴马一袭穆斯林行头的装扮,在白宫飘来晃去——宫内壁炉里燃烧着美国国旗,而奥巴马、本· 拉登的画像竞挂在了墙上。

马克·佩佐发现,即使有些谣言荒谬至极,也能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中。“毫无疑问,你越多地听到某些信息,即使是来自同一个人反复描述的相同的事情,你也会越来越相信它。”佩佐说。

更要命的是,重复的谣言会使人们相信它有可靠的来源。斯坦福的一项研究表明,越多的受试者听说百事可乐罐里残留着晒干的老鼠尿液,他们就越倾向于认为这样的消息是来自《消费者报道》,而不是《国家问询者》。

5.谣言具有时代性

每年秋季9月中旬左右,米尔克森都会收到一些毛骨悚然的传闻:一伙犯罪分子每晚将会开车在大街上转悠,并特意将前灯关上。当某些车主好心地为他们照亮的时候,他们就会跟随车主到家,并残忍地把家里的每个人杀死。“为了安全,千万不要随意为他人照亮,并请将这条消息转告给你爱的人。”

这样的谣言总散布于每年的9月中旬。“当你下班回家一打开车灯的时候,”她说,“车灯的故事就浮现在脑海里。这就是为什么在死气沉沉的冬天和炎热至极的盛夏,你想不起它的原因。”

当人们反复思虑的时候,谣言也最得空地反复传播。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马克·沙勒(Mark Schaller)指出:“这是一场博弈,是事实真相和信息交流目的较量。”

2008年的美国大选,上千条似是而非或难以置信的传闻都是关于候选者的,流传甚广的有:海军飞行员麦凯恩曾鲁莽地飞过“水航”(操作失误将战斗机的引擎烧坏并引发大火),从而使一架航空母舰失火;还有人称,奥巴马获得过三K党的支持——这些诡计多端的三K党徒们。

6.让人坚信不疑的谣言既简单又具体

来看看你知道的那些冷知识吧:不小心吞吃的口香糖,需要七年时间才能从身体里排净;我们只使用了大脑容量的10%;从太空中可以看到中国的长城;人们在睡觉的时候,一年至少吞吃过8只蜘蛛。

这些趣闻既简单、独特,又生动、具体,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它们却是假的。这就阐述了一个道理:通俗易懂的传闻更能吸引我们。“复杂难懂的谣传不太容易散播,”邓肯说,“有内容的观点在流传时,就慢慢地失去了其内容。”

米克尔森说,吞吃蜘蛛的趣闻出自于《PC专业者》某位专栏作家的杜撰,来哀叹如今的人们都倾向于相信那些垃圾邮件里的愚蠢的谣传。作家以统计出的数据为例,来证实即使是一些难以令人置信的东西,人们也能轻而易举地相信。“梦中食蜘”只是个玩笑,但传来传去,成千上万的人就一边张着嘴睡觉,一边担心着安全。

有理有据的谣言也能帮助创造都市传奇。听说过这样的传闻吗?一个可怜的家伙在酒吧喝了陌生人送的酒后,醒来发现竟睡在一盆冰里,一个肾被偷走了;还有这个:一位天真的女士,把刚洗完澡的爱犬扔进微波炉里,为它烘干毛发。你能记住这些夸张的传闻,是因为你的脑海里也想象着自己穿着衣服睡在冰盆里,或是正看着一只活生生的小狗在微波炉里咝咝作响的情景。

7.传播时间久远的谣言很难被人反驳

你想过为什么一些疯狂的传闻和阴谋理论能长久流传吗?为什么人在无数次的探查未果的情况下,人们依然相信尼斯湖里潜伏着巨大的史前爬行怪兽呢?哈哈,因为他们在想这可是个大湖,为什么这样肯定没有怪物呢?

流传已久的谣言具有希斯所说的“久经考验性”,一些歪曲的事实增加了它的可信度。 “谣言里总有些迷惑人的东西来让听众考证。”他解释说,“20世纪90年代曾有这样一条传闻:旧金山的Snapple公司支持三K党,不信你把他们公司的商标旋转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圆圈环绕着K。人们照做了,结果,竟使这样荒谬的谣传变得似是而非了。”

8.人们热衷于相信名人的负面消息

在美国,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理查·基尔和沙鼠的故事。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基尔因为肠胃疼痛并伴有直肠出血到加利福尼亚的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时发现,基尔的宠物沙鼠被刮了毛、剁掉了爪子,死在了他的直肠里,这只沙鼠是因为同性恋的自慰窒息而死的。医生给理查·基尔动手术取了沙鼠,但他是同性恋的传闻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不必多说,这是空穴来风。基尔从不承认在医院里检查过直肠便血,同性恋者也根本不用什么沙鼠进行自慰。事实上,养沙鼠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加利福尼亚州是违法的。像大多数关于名人的谣言一样,它的源头不为人知。20世纪80年代,这类谣言泛滥在好莱坞的传真机上,发件人发传真声称是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痛斥基尔虐待沙鼠。

名人最易成为流言蜚语的靶子。还有一个谣言是关于“新街边男孩”(New Kids on the Block)组合的首席歌手的。说他被急送到抢救室,医生竞在他的胃里抽出了超过4升口交时吞下的精液。这个谣言还有其他版本:有的说是正好4升,有的说是40升,有的说是人的精液,还有更离奇的说是狗的精液。

为什么名人的谣言能够传播如此之快、让人印象深刻?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的幸灾乐祸在作怪。“散播这些谣言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它们的真实性。如果怀有疑问,他们也希望能被证实是真的。”米克尔森说,“人类的嫉妒本性,使我们常将升得越高的名人,贬损得越低。”

理查·基尔有着帅气逼人的外表,所以,人们就希望他道德败坏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同理,男人们更愿意相信,带女孩回公寓的“新街边男孩”的孩儿们都是些道貌岸然的禽兽。

让男星名誉扫地,“同性恋者”、“沙鼠”和“狗”这样的恶意诽谤显然要比“阳痿”更具杀伤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性恋的传闻遍扫好莱坞众多男星,从汤姆克鲁斯到强尼·德普再到奥兰多·布鲁姆,统统被传过同性恋绯闻,”米克尔森解释说:“人们会觉得,这家伙能让女人为之疯狂又怎样,反正他对女人没兴趣。”

第八条半法则

我们来假设一下谣言盛行的最后一条法则吧:有些谣言能够传开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人们常常会因为人际关系的因素揭露一些惊天内幕,或者来展示自己的口才能力。嘿嘿,但是你要注意哦,有些时候,它们确实是真的!南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一个机制完善的机构里——比如大型公司,你所听到的95%的闲话都是事实。

“每年万圣节,你都能听说有人将剃须刀片塞进苹果,来送给那些‘不招待就破坏’的人,”迪方佐说:“事实上,我太太就曾发现过一枚缝衣针扎在孩子们讨到的万圣节糖果里。这件事听起来很荒唐,而且谣言专家肯定会认为这是假的,嘘——不要告诉别人哦!”

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

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

1、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你也许自认为与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大家能随心所欲地相处,而且相互之间也不用激烈地讨价还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别人经常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却不自知。
  
  其实仔细观察周遭你不难发现,界限能力差的人易于患上病态恐惧症,他们不会与侵犯者对抗,而更愿意向第三者倾诉。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因为我们既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又对一个第三者卷进来对我们评头论足而感到愤慨。
  
  界限清晰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你做的。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心理界限,告诉他,以求得改正。如果总是划不清心理界限,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感觉快要失去理智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从而使血液留在大脑里,做出理智的行动。
  
  美国人曾开玩笑地说:当遇到事情时,理智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大脑,能聪明地思考问题;野蛮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四肢,大脑空虚,疯狂冲动。
  
  是的,当血液充满大脑的,你头脑清醒,举止得当,反之,当血液都流向你的四肢和舌头的时候,你就会做蠢事,冲动暴躁,口不择言。
  
  事实上,科学实验证明,当我们在压力之下变得过度紧张时,血液的确会离开大脑皮层,于是我们就会举止失常。此时,大脑中动物的本性起了主导作用,使我们像最原始的动物那样行事。要知道,在文明社会中,表现得像个原始动物会带来大麻烦。
  
  控制情绪爆发有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的心律,它是衡量情绪的精确尺子。当你的心跳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时,整顿一下情绪至关重要。在这种速率下,身体分泌出比平时多得多的肾上腺素。我们会失去理智,变成好斗的蟋蟀。
  
  当血液又开始涌向四肢时,你可以选用以下的方法来平静心情:
  
  1、深呼吸,直至冷静下来。慢慢地、深深地吸气,让气充满整个肺部。把一只手放在腹部,确保你的呼吸方法正确。
  
  2、自言自语。比如对自己说:“我正在冷静。”或者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3、有些人采用水疗法。洗个热水盆浴,可能会让你的怒气和焦虑随浴液的泡沫一起消失。
  
  4、你也可以尝试美国心理学家唐纳?艾登的方法:想着不愉快的事,同时把你的指尖放在眉毛上方的额头上,大拇指按着太阳穴,深吸气。据艾登说,这样做只要几分钟,血液就会重回大脑皮层,你就能更冷静地思考了。
    
  
  3、想抱怨时,停一下先自问:“我是想继续忍受这看起来无法改变的情形呢,还是想改变它呢?”
  
  对于没完没了的抱怨,我们称之为唠叨。抱怨会消耗用力而又不会有任何结果,对问题的毫无用处,又很少会使我们感到好受一点。
  
  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现,如果对有同情心的第三方倾诉委屈,而他会跟着一起生气的话,我们会感觉好受一些。有人对你说:“可怜的宝贝。”这对你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你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于是你又能重新面对原有的局面了,尽管事情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如果你不抱怨呢,你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有时并不是个坏东西,是的,它也许会让你感觉不舒服,但同时也是促使你进行改变的力量。一旦压力减轻,人就容易维持现状。然而,如果压力没有在抱怨中流失,它就会推积起来,到达一个极限,迫使你采取行动变现状。
  
  因此,当你准备向一个同情你的朋友报怨的,先自问一下:我是想减轻压力保持现状呢,还是想让压力持续下去促使我改变这一切呢?如果是前者,那就通过报怨把压力赶走吧。逐个人都有发牢骚的时候,它会让我们暂时好受一些。但如果情况确实需要改变的话,下定决心切实行动起来吧!
   
  
  4、扫除一切浪费精力的事物。
  
  什么是不利于我们提高情商的力量呢?答案就是一切浪费精力的事物。
  
  许多人的神经系统就像父亲的手一样长了厚厚的老茧。我们已经习惯于意识不到精力的消耗。精力是微妙的,但也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变化,比如听到好消息时,肾上腺素会激增,而听到坏消息时,会感到精疲力竭。我们通常不会留意精力细微地消耗,比如与一个消极的人相处、在桌上到处找一张纸等等。
  
  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缓慢消耗精力的事情?我家的墙角堆着一小块地毯,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可能有人会被它绊倒。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它分散我的精力。这就是我们如何界定分散精力的事物——每次接触之后都会感到精力被分散了。有时和朋友所处也是如此——相互吸取和给予精力——但有些是精力的吸血鬼,他们只会吸取你的精力。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正视这个问题,建立心理界限继续与他们谨慎交往;另一个是减少与这种人交往。
  
  的确,我们需要去除缓慢地浪费精力的东西,解脱出来以集中精力提高我们的情商。
  
  想加速——你可以选择减小阻力或增加推动力。
  
  试试我们提供的方法吧:
  
  1、经常列出消耗你精力的事情。
  
  2、系统地分析一下名单,并分成两部分:
  
  A、可以有所作为的。
  
  B、不可改变的。
  
  3、逐一解决A单中的问题。比如对我来说,把汽车钥匙挂在一个固定的钩子上,这样就不用到处找了。
  
  4、再看一下B单中的问题,你是否有把握?有没有把其中一些移到A单加以解决的可能?
  
  5、放弃B单中的问题。
   
  
  5、找一个生活中鲜活的榜样。
  
  我们都曾经历过学榜样的年代,那些榜样对于我们来说高尚而又疏远。于是我们学榜样的热忱在和榜样的距离中渐渐熄灭了,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也许一生都成不了大英雄。
  
  是的,你不能成为大英雄,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常人,比如你的朋友丹宁,她精力充沛、年轻、大方、聪明、有趣。她经营妇科诊所、做公司顾问、为一家市被定期写专栏文章,有英俊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
  
  你身边有这样的出色人物吗,把他作为你的榜样吧!你可以想:她所能做的我也可以,但我们的风格迥异,我不可能以她的方式完成她所做的事。但我会模仿她做的一些事,以我的方式来完成。从她身上你总能看到从来没察觉到的自身潜能。
  
  在周围的人中找出你学习的榜样吧!他们比你虽聪明、所受教育更好、层次更高、比你更有毅力。你会在追赶他们的过程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情商。
    
  
  6、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会教会你很多东西。当孩子尖叫“为什么不给我买?我恨你!”时,你不能绝望,不能暴怒,你需要理解他并接受极怨恨的现实。要知道,这是孩子所能给予你的最好的礼物,当然这种恨不要持续下去。
  
  养育孩子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还不算成熟的年轻父母相处。作为父母的我们,则在抑制我们的需求来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过程中磨平了棱角。养育孩子会自动提高我们的情商,使我们成为更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不愿意生养孩子,不妨试试为朋友看孩子,与孩子相处可以真正地提高我们的情商。
  
    
  7、从难以相处的人身上学到东西。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牢骚满腹,横行霸道、装胆作势的人,我们多么希望这些人从生活中消失,因为他们会让人生气和绝望,甚至发狂。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人圈起来,买张飞机票,送到一个小岛上,在那里他们再也不
  
  会打扰到别人。可是,最好别这样,这些难以相处的人是我们提高情商的帮手。你可以从多嘴多舌的人身上学会沉默,从脾气暴躁的人身上学会忍耐,从恶人身上学到善良,而且你不用对这些老师感激涕零。
  
  而且,你定义的“难以相处的人”,最终被证明可能只是与你不同的人,而对所谓的难以相处的人来说,你也是难以相处的人。
  
  应付难以相处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灵活。也就是说,发现他们的方式,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尽量灵活到采用与之相同的方式。如果这人喜欢先闲谈再谈正事的话,你的反应应当是放松下来,聊聊家常。另一方面,如果这人直截了当,你也应当闲话少说,直奔主题。这样,在与难以相处的人打交道时会更有效率,而且会发现这些人并不那么难以相处。
  
  应付难以相处的人的第二点就是把他们当成礼物。朱迪嫁给了一个霸道的人。婚姻生活对她来说充满坎坷,因为她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在分手多年以后,她学会了感谢他,因为他教给她建立和维持界限的重要性。现在再遇到这样的男人时,她根本不在乎。朱迪说:“当与他一起生活过以后,这些家伙你就会根本不放在眼里。”如果她当时嫁给了一个随和的人,她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很难对付那些难缠的家伙。
  
  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或许我们永远不会选择难以相处的人。
    
  
  8、时不时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你会拓宽视野,提高情商。
  
  你是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还是性格内向、只喜欢独处或和几个密友在一起的人呢?你喜欢提前计划好每一天,以知道要干些什么事,还是毫无计划呢?人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偏爱的方式。然而,突然常规,尝试截然相反的行动会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如果你总是聚会中热衷于做中心人物,这次改改吧,试着让那些平日毫不起眼的人出出风头。如果你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和你搭讪,不妨主动上前向对方问个好。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十五招

  1、说话要用脑子,做事慎言,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件扬声器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监督丶控制好调频旋钮和音控开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丶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偷着笑你。

  2、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丶靠一靠,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

  3、对小人一定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不行把属于自己的空间也送给他们,让他们如莺歌燕舞般陶醉吧。俗话说大人大度量,不把俗事放在心里,小人鼠肚鸡肠,惹着小人就等与惹了麻烦,天底下顶数小人惹不起。直到现在我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战胜小人,不知道敬而远之是否可行。

  4、这世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所谓盖棺论定的道理多简单,就是有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蛋,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5、只有花掉的那部分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你就是家缠万贯,生时舍不得吃丶舍不得穿,俩眼一闭,剩下的钱你知道谁花了才怪,冤不冤。还有那些省吃俭用的贪官,好好的高官不做,结果因贪返贫,一分钱没花着还搭上个人财产全部没收,惨不惨。

  6、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

  7、对于那些经常找你麻烦甚至欺负你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时刻与莽夫过不去,但一定要给他攒着,新仇旧怨积累起来,正义和真理就属于你了,那么瞅准机会一定要彻底教训他一次,在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内,往死里整,往死里揍,让小子永远记住:除了你爹,没人会惯你这些臭毛病。

  8、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中国特色,小人不可得罪,同样小人也不可饶恕,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说到底小人也有心小的一面,对待这种人要稳准狠,你可以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毒攻毒,让小子知道:小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做好人要有水准,做小人同样有难度。

  9、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人家的感情,爱是最珍贵的财富,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不要让事业上的不顺影响家人,更不要让家庭的纠纷影响事业。那样做很不划算,家人和事业都受影响,甚至损失.男人要善于扛事,要把眼泪咽下去。记住:轻视人家付出的情感就等于蔑视自己,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爱人是一种美德。

  10、背后夸奖你的人,知道了要珍藏在心里,这里面很少有水分。当面夸奖你那叫奉承,再难听些叫献媚,你可以一笑而过,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也许不久就有求于你,对于那种当众夸奖你的人,就疏忽不得了,也许你转过身去,就用指头戳你,掌握一条原则:逢人多贬自己,少夸别人,选先评优的时候除外。

  11、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出一次大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小恩小惠攒多了就是一个大窟窿,只要接受就一定要找机会回报,行下春风望夏雨,付出就是为了收获,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种子与果实的关系。千万别让天真给害了,记住:人生如戏,都在寻找利益的平衡,只有平衡的游戏才有可能玩下去。

  12、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可以没有理由的咬你一口,所以对待疯狗级的人物要敬而远之,保持不来往,不交流,退一步,海阔天空,相信疯狂也是一种人格,虽不值得尊重,但自有其存在的道理,生物链少不了这一环。

  13、做一个人生的观光客吧,说到底只要与人为善,以德服人,离是非远点,靠家人近点,便有了心安,有了惬意。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坏心情是失眠时折磨出来的,其实现实并没有你想的那样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邓小平怎么样,三起三落,最后还不是凡事他说了算。

  14、所谓的缘分无非只有善恶两种,珍惜善的,也不要绝对排斥恶的,相信擦肩而过也是缘吧,全世界近60亿人口,碰上谁也不容易,所以遇到恶缘,也要试着宽容,给对方一次机会,不可以上来就全盘否定。

  15、待人接物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以老把自己当人物,老拿自己当领导,老把自己当富翁,老以为自己是情圣,老是自我感觉良好,即便真是小有作为,业绩斐然,也要谨慎,要虚怀若谷,要大智若愚,其实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一样的,只是你把自己看复杂了,说句俗话: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