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星期日

生活经典

1、说话要用脑子,敏事慎言,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件扬声器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监督、控制好调频旋钮和音控开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 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没完没了的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还偷着笑你。

2、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特别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千万要学会等一等、靠一靠,很多时候不但麻烦化解了,说不准好运也来了。

3、要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处理,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掌握办事效率是一门学问,要控制好节奏。

4、 对小人一定要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实在不行把属于自己的空间也送给他们,让他们如莺歌燕舞般陶醉吧。俗话说大人大度量,不把俗事放在心里,小人鼠肚鸡 肠,惹着小人就等与惹了麻烦,天底下顶数小人惹不起。直到现在我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战胜小人,不知道敬而远之是否可行。

5、这世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所谓盖棺论定的道理多简单,就是有人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蛋,其实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小平三七开了毛泽东,说明伟大的人也不一定完整。

6、只有花掉的那部分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你就是家缠万贯,生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俩眼一闭,剩下的钱你知道谁花了才怪,冤不冤。还有那些省吃俭用的贪官,好好的高官不做,结果因贪返贫,一分钱没花着还搭上个人财产全部没收,惨不惨。

7、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

8、对于那些经常找你麻烦甚至欺负你的人,能忍则忍,没必要时刻与莽夫过不去,但一定要给他攒着,新仇旧怨积累起来,正义和真理就属于你了,那么瞅准机会一定要彻底教训他一次,在法律赋予的权限以内,往死里整,往死里揍,让小子永远记住:除了你爹,没人会惯你这些臭毛病。

9、有些人习惯了占你小便宜,小人小肚肠,大人大度量,有机会坑他一把大的,出一次大血,同样让他记住:天下根本就没什么免费的午餐,哪有白拣的便宜让你赚。

10、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中国特色,小人不可得罪,同样小人也不可饶恕,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说到底小人也有心小的一面, 对待这种人要稳准狠,你可以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毒攻毒,让小子知道:小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做好人 要有水准,做小人同样有难度。

11、对待爱你的人一定要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不要问为什么,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 要欺骗人家的感情,哪怕你对人家没兴趣,哪怕人家长得丑一点,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记住:轻视人家付出的情感就等于蔑视自己,玩物丧志,玩人丧德,爱 人是一种美德。

2008年6月19日星期四

不合时宜的思想

尾生之死

尾生的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这个古代的酸书生与美眉在桥下约会,谁知道美眉没来,洪水倒先来了。尾生于是死死抱住柱子,至死没有离开那个约会地点。

千百年来,有人看到的是绝美的爱情,有人看到的是一诺千金的诚信,还有人看到的是矢志不渝的信念。

但我要说:“以自己的生命为别人的失约买单,这难道还不叫愚昧?!”

情义之辩

中国古人教人重义轻利的的一句名言是“黄金如粪土,情义值千金”。

这事实上是告诉我们情义不是一般的粪土,而是重量级的粪土,一堆情义足足抵得上一千堆粪土。

谁靠谁?

中国人称颂领导人用得最顺溜的一句话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对此,老魏颇多不解:有哪一次航行仅仅是靠舵手而不靠水手的?再进一步追问,乘客买票上船,舵手掌舵谋饭,彼此扯平,又能说是谁靠谁呢?

照老魏说,这“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发明者马屁虽然拍得别致,但逻辑上却是颇为不堪的。

站立与下跪

“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这是马克思最欣赏的一句话。但马克思万万没想到他自己的站起居然引来了更多跪着仰望的人们,这一场景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也许,对于习惯于弯曲的膝盖而言,站直才是最别扭的姿势;

对于聆听上谕圣训的耳朵而言,镣铐的声响才是最美妙的音乐。

伏尔泰说“就算没有上帝,我们也要自己来创造一个”。而现在诸多文人和宣传家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就算圣主明君、伟人英雄、救世主们的纸冠已经被戳穿,也要拼命将它们缝补得完美无缺。这样他们才有理由号召大家一齐来下跪颂圣。

最大的学问

孔子曾经感叹说颜回实在不是一个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啊,因为他对我所讲的无不心 悦诚服。孔圣人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有所反思、质疑的学生才是真正有助于老师自身丰富的好学生。但让人困惑的是,即便是这样一个对老师毫无帮助的应声虫,居 然由孔子给安排了七十二贤人中之第二的显赫高位。颜回英年早逝时,孔子哀叹说:“天丧予!天丧予!”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了,一个无助于自己的弟子之 死,何以让孔子认为是天在灭自己呢?

后来,在回答季康子的提问时,孔子终于承认自己最偏爱的正是这个“非助我者”的颜回,认为颜回死后就再也没有一个弟子称得上是“好学”的了。也就是说,作为老师和领导的孔子最看重的恰恰是颜回完全以自己之是非为是非的顺从,而不是“助我者”的独立精神。

怪不得朱熹和王阳明在揣测孔圣人的心思时说:老人家的话看起来充满了遗憾,“其实乃深喜之。”

圣人尚且如此,今天之领导、师长赏识和提拔那些毫无原则的盲目迎合者也就丝毫不奇怪了。在他们看来,能够做到发自内心地迷信领导,并且心悦诚服、陶醉其中,这就是做人最大的学问啊。

鲍西亚式的智慧与恶行

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充任法官的鲍西亚对夏洛克 的刁难:按照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的契约,他有权获得安东尼奥胸口上的一磅肉,但契约并没有允许取血,因此在割肉的时候如果流下一滴血,那么夏洛特的全部土地 财产都要充公。而且割肉的时候必须是一磅,不能多也不能少。一辈子精明奸诈的夏洛特只有干瞪眼了,反过来还被以“谋害公民”的罪名剥夺了全部财产。

别人从中看到的也许是鲍西亚的智慧,但我看到的却是对法律精神的任意扭曲与故 意曲解。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鲍西亚出任法官本就违背了最基本的法律精神,临时为契约赋予新的解释更是强盗逻辑,因为割肉时会流血是不言而喻的内在条件, 在订约时双方都是预先知道的,并不违背这契约的基本前提。再说,夏洛特完全可以要求安东尼奥自己将肉割下来。

之所以没有人指斥和痛恨鲍西亚,是因为她的行为乃是以恶制恶。但一个社会如果容许甚至赞赏以恶制恶的话,那么就很难保证下一次不会是以恶制善。人类历史上多少假法律之名所行的罪恶,其实都是鲍西亚思维的继承与延续。

我们应有的基本认识是:夏洛克的要求完全合乎契约精神,毫无法律上的问题,他的错误是道德层面的。他给世人的警示应该是:爱心促成善举,而仇恨只会增加恶行。这一警示事实上同样适用于鲍西亚,她的所谓智慧未尝不是仇恨种子结出的恶行。

学问与办事

袁世凯曾经不无得意地对外国人说:“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专门办事的。”

“旷世怪物”辜鸿铭对此嗤之以鼻,说:“除倒马桶外,我不知道天下有何等事是无学问人可以办得好的。”

辜鸿铭当然是书生之见,“讲学问”的人其实是连倒马桶都做不好的,所谓“书生买驴书纸三券”。更何况人家袁世凯的“办事”办的可不是一般的事,而是政治大事。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越是大事越不需要“讲学问”,越不能“讲学问”。所以才有“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样的豪杰佳话。

道理其实很简单,“讲学问”的人习惯照本宣科,认死理,不活络,恰恰是政治人 物的大忌,知识越多便不可避免地“越反动”。相比那些号召天下人读书学习“讲学问”的历朝帝王,袁世凯倒是说了句大实话,免得知识分子们自作多情地去做“ 采芹之献”,以致闹出因文惹祸、因讲真理蒙羞的种种是非。

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

[一种声音]怎样做决定最科学

不管是选择买新车或新房子,甚至是该嫁谁、娶谁,我们的每一项决定都是在预测未来。我们想象着自己的取舍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而且通常选择自认为最满意的 决定。我们其实并不擅长预测未来,不论是好事、坏事,都习惯于高估后果。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吉尔伯特说:“大多数事件的结果,痛苦或快乐程度都没那么强 烈,也比较短暂,这跟大部分人的想象不同。”

那我们该怎么办?与其钻牛角尖想象着结果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不如去找个曾做过相同抉择的人,了解他(她)的感受。

*承认我们都可能有偏见

假如我们相信自己是在充分权衡各种替代选项后再做“正确”决定,而其实你早已有偏爱的观点,一心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在这个时候,你的偏见就会制造问题。

要做出最好的决定,就不能只是死抓住已经认定是最好选项的相关事实与数据。美国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尼克尔森说:“了解自己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或许就够了;只要承认有这种偏见存在,而且我们都受到偏见的影响,或许就是件好事。”

*别落入“定锚效应”陷阱

我们每次走进商店,看到有商品挂着“特价优惠”的牌子,就可能落入定锚效应的陷阱。因为商品原先的标价就给当作定锚,而我们用它来比较打折后的价格,因此 感觉很实惠─其实还是很贵。如何抗拒定锚效应?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吉洛维奇建议你自订一个折中平衡的定锚,但即使这么做还是有问题。吉洛维奇说:“因 为你不晓得自己受定锚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所以很难补得回来。”

*有时不妨让别人来选择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做决定最开心,但有时候,不论结果如何,决定的过程就让人很不开心了。此时,不如放弃选择权。例如,试试看让别人来选择红酒或餐厅好了。 有些取舍留给政府或专家去做,你可能觉得比较开心:“我们往往执著于取舍,认为选择就可以带来快乐,其实并不尽然。”

*情绪不稳时不要做决定

你可能认为情绪是做决定的大敌,其实情绪早已整合在取舍的过程当中。当你准备打定主意的时候,大脑的侧边系统 (就是情绪中心)就会处于活跃状态。

然而,任凭情绪主导去做决定,却会严重影响结果。以发怒为例,三位美国学者共同研究发现,发怒的消费者更容易人家拿什么出来就买什么,而不考虑其他选项。所以当你情绪发作时,最好不要做重大决定。

*凭直觉做决定也一样好

大家总是认为,理想的决定得多花些时间才能做出,但有时候凭直觉做出的决定也一样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利斯与托多洛夫两位学者发现:我们见到一个新脸孔,瞬间就对他或她的性格下了判断。再看久一点,还是极少修正原先的印象。

*选项多不如少

你或许认为选项多多益善,但以下这一点谨供参考:譬如选购巧克力,五选一的乐趣大于三十选一。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爱颜嘉说:我们总以为有更多选择才是最好,其实多不如少。

想做更好的选择,就必须动用更多的信息处理技巧,而过程本身就令人困惑,又非常耗时。同时也会增加出错的几率。

假如你只想找“大致上还可以”的东西,很多压力就消失了。

所以,与其全面搜寻信息想买到最理想的数码相机,还不如问问朋友是否满意他们的相机。假如能让他们满意,大概也能让你满意。即使碰到似乎事关紧要的抉择,不能仅以满意为足,也应该限制考虑的选项数目。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以下的情形是否常见?衣柜深处有一件很不合身的衣裳,你一直不肯丢,原因是当初花了很多钱买的。支持你如此不智决定的叫“沉没成本”谬误。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越是投资在某件事情上,就越觉得难以割舍。为了避免让“沉没成本”影响你的决策,得随时提醒自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2008年6月17日星期二

选择与沟通对象接近的方式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都会遇见不同类型的人。只有了解不同人在沟通过程中不同的特点,才有可能用相应的方法与其沟通,最终达成一个完美的结果。

  风格的分类

  在人际风格沟通过程中,我们依据一个人在沟通过程中的情感流露的多少,以及沟通过程中做决策的速度是否果断,把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人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分析型、和蔼型、表达型和支配型。

  类型 1 :分析型

  有的人在决策的过程中果断性非常的弱,感情流露也非常的少,说话非常罗嗦,问了许多细节仍然不做决定,这样的人属于分析型的人。

  类型 2 :和蔼型

  还有一类,他的感情流露很多,喜怒哀乐都会流露出来,这样的一个人我们管他叫做和蔼型的人,他总是微笑着去看着你,但是他说话很慢,表达的也很慢。

  类型 3 :表达型

  这类人感情外露,做事非常的果断、直接,热情、有幽默感、活跃、动作非常的多,而且非常地夸张,他在说话的过程中,往往会借助一些动作来表达他的意思,这样的人是表达型的人。

  类型 4 :支配型

  这类人感情不外露,但是做事非常的果断,总喜欢指挥你,命令你,我们管这样的人叫做支配型的人。

  我们只有很好的了解了这四种类型人的特征,并且采用与他相似的沟通方法,和他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各类型人际风格的特征与沟通技巧

  首先你要知道不同类型的人的特征,分辨出他是什么样的人,然后以与之相类似的方法进行沟通。当我们辨别出这些人的类型后,怎么样去了解他的特征和需求?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沟通效果会更好?下面我们就介绍各类型的人的特征。

  ()分析型人的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1.特征

   严肃认真 动作慢

   有条不紊 合乎逻辑

   语调单一 准确语言,注意细节

   真实的 有计划有步骤

   寡言的缄默的 使用挂图

   面部表情少 喜欢有较大的个人空间

  2.与其沟通技巧

  我们遇到分析型的人,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注重细节

  遵守时间

  尽快切入主题

  要一边说一边拿纸和笔在记录,像他一样认真一丝不苟

  不要有太多和他眼神的交流,更避免有太多身体接触,你的身体不要太多的前倾,应该略微的后仰,因为分析型的人强调安全,尊重他的个人空间。

  同分析型的人在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很多的准确的专业术语,这是他需求的。

  分析型的人在说话过程中,要多列举一些具体的数据,多做计划,使用图表。

  ()支配型人的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1.特征

  果断 有作为

  指挥人 强调效率

  独立 有目光接触

  有能力 说话快且有说服力

  热情 语言直接,有目的性

  面部表情比较少 使用日历

  情感不外露 计划

  审慎的

  2.与其沟通技巧

  我们遇到支配型的人,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你给他的回答一定要非常的准确。

  你和他沟通的时候,可以问一些封闭式的问题,他会觉得效率会非常高。

  对于支配型的人,要讲究实际情况,有具体的依据和大量创新的思想。

  支配型的人非常强调效率,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他一个非常准确的答案,而不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结果。

  同支配型的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直接,不要有太多的寒暄,直接说出你的来历,或者直接告诉他你的目的,要节约时间。

  说话的时候声音要洪亮,充满了信心,语速一定要比较快。如果你在这个支配型的人面前声音很小缺乏信心,他就会产生很大的怀疑。

  在支配型的人沟通时,一定要有计划,并且最终要落到一个结果上,他看重的是结果。

  在和支配型人的谈话中不要感情流露太多,要直奔结果,从结果的方向说,而不要从感情的方向去说。

  你在和他沟通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目光接触,目光的接触是一种信心的表现,所以说和支配型的人一起沟通时,你一定要和他有目光的接触。

  同支配型的人沟通的时候,身体一定要略微前倾。

  ()表达型人的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1.特征

  外向 合群

  直率友好 活泼

  热情 快速的动作和手势

  不注重细节 生动活泼、抑扬顿挫的语调

  令人信服 有说服力的语言

  幽默 陈列有说服力的物品

2.与其沟通技巧

  我们遇到表达型的人,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在和表达型的人沟通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一定相应的要洪亮。

  要有一些动作和手势,如果我们很死板,没有动作,那么表达型的人的热情很快就消失掉,所以我们要配合着他,当他出现动作的过程中,我们的眼神一定要看着他的动作,否则,他会感到非常的失望。他经常说你看这个方案怎么样,你一定要看着他的手认为这里就有方案。在沟通中你也要学会伸出手,"你看,我这个方案怎么样?"他会很好奇的看着你的手,仿佛手里就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表达型的人特点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所以在与表达型的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从宏观的角度去说一说:"你看这件事总体上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说话要非常直接。

  表达型的人不注重细节,甚至有可能说完就忘了。所以达成协议以后,最好与之进行一个书面的确认,这样可以提醒他。

  ()和蔼型人的特征和与其沟通技巧

  1.特征

  合作 面部表情和蔼可亲

  友好 频繁的目光接触

  赞同 说话慢条斯理

  耐心 声音轻柔,抑扬顿挫

  轻松 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办公室里有家人照片

  2.与其沟通技巧

  我们遇到和蔼型的人,在和他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

  和蔼型的人看重的是双方良好的关系,他们不看重结果。这一点告诉我们在和他沟通的时候,首先要建立好关系。

  要对和蔼型人的办公室照片及时加以赞赏。和蔼型的人有一个特征就是在办公室里经常摆放家人的照片,当你看到这个照片的时候,千万不要视而不见,一定要对照片上的人物进行赞赏,这是他最大的需求,一定要及时赞赏。

  同和蔼型的人沟通过程中,要时刻充满微笑。如果你突然不笑了,和蔼的人就会想:他为什么不笑了?是不是我哪句话说错了?会不会是我得罪他了?是不是以后他就不来找我了?等等,他会想很多。所以你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始终保持微笑的姿态。

说话要比较慢,要注意抑扬顿挫,不要给他压力,要鼓励他,去征求他的意见。所以,遇着和蔼型的人要多提问:"您有什么意见,您有什么看法"。问后你会发现,他能说出很多非常好的意见,如果你不问的话,他基本上不会主动去说。所以,你看他微笑的点头就要问。

遇到和蔼型的人一定要时常注意同他要有频繁的目光接触。 每次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频率要高。三五分钟,他就会目光接触一次,接触以后立刻又会羞愧地低下头,过一会儿再去接触一下,但是不要盯着他不放,要接触一下回避一下,沟通效果会非常的好。

  在我们沟通过程中,目的是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而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人不一样,我们要和不同的人去沟通,要和不同的人去达成协议。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不同人的特征。人以类聚,我们以他相应的特征和其沟通时就容易达成协议。所以不论是支配型的人、分析型的人、和蔼型的人和表达型的人,我们变换自己的沟通特征与之相应,这样你就会给所有的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与你沟通会非常的愉快。通过学习人际风格,会使我们同任何人沟通时做到游刃有余,它使我们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中,都会有个非常高的效率,不论和任何人沟通都会能达到一个圆满的、共同的协议。


2008年6月14日星期六

Don’t wait

Don’t wait for a smile to be nice…
不要等别人给你笑容,你才表现友善

Don’t wait to be loved, to love.
不要等被爱了以后,才去爱

Don’t wait to be lonely, to recognize the value of a friend.
不要等到寂寞了,才明白朋友的价值

Don’t wait for the best job, to begin to work.
不要非得等到一份最好的工作,才开始工作

Don’t wait to have a lot, to share a bit.
不要等拥有许多后,才开始分享一些

Don’t wait for the fall, to remember the advice.
不要等到失败后,才记得别人的忠告

Don’t wait for pain, to believe in prayer.
不要等到受伤了,才愿意相信祈祷

Don’t wait to have time, to be able to serve.
不一定要等到有时间,才能够去付出

Don’t wait for anybody else pain, to ask for apologies…
不要等别人受伤了,才来乞求原谅

… neither separation to make it up.
不要等到分开了,才想到去挽回

Don’t wait…
Because you don’t know how long it will take.
不要等待…
因为,你不知道等待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

Remember: Friendship is like wine, it gets better as it grows older.
记住:友谊像醇酒,越久越浓。

2008年6月9日星期一

[一种声音]应对职场“小人”的十绝招

一、遭遇" 探人隐私" 者此类表现:任何人都有隐私。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可是有些人出于无知,或者出于猎奇,或者出于……每次和你见面,都要 问你" 年龄几何?""收入多少?""夫妻感情如何?" 等等让人厌恶回答的话题。这种人虽然伶牙利齿,巧舌如簧,但却不知谈话的要领忌讳。一般来说,一个尊重他人的人,如果知道某某事情是他人隐私,便不会去 问。反过来说,知道是他人隐私,偏偏去询问者,便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他们可能会传播是非,可能会蛮短流长。

绝招:对探人隐私者要 答非所问遇到探人隐私者,不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待探人隐私者,最好的法子是答非所问。如果他问你" 谁是你晋级的后台" ,你就说" 全托你的福".如果他问你" 奖金多少" ,你就说" 不比别人多".如果他问你" 如何追求女友的" ,你就说" 如果你感兴趣,待我以后详细告诉你".总之,对于对方的提问,不是不答,但答非所问。这样的话,既不会得罪对方,又不会让对方得逞。

   二、遭遇" 唉声叹气" 者此类表现:人处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对前途悲观的人、谈话以我为主的人,往往将他们的不幸、苦恼和忧虑当作谈话的主题。他们不断地大诉苦水,接 连地唉声叹气,使交谈的人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唉声叹气者所说的不如意之事,就会知道,这些事其实非常普通、并不那么凄惨,但唉声叹气 者却将自己的境遇说得非常非常地严重。

绝招:对唉声叹气者要注入活力与这种人进行交流,要给其注入活力。在唉声叹气者的心里,他们并 不认为自己的能力差、抱负小,相反,他们强烈地希望他人肯定其有着了不起的天赋、有着不寻常的水平。与他们进行交流,应该恰当地肯定他的特长,赞扬他的功 绩,给其注入蓬勃发展的活力。这样的话,他们会对你非常亲近,并且对你感激不尽的。

  三、遭遇" 道人是非" 者此类表现:"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不要以为把他人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道人是非者,既然在你面前说他人的坏处,自然也会在他人面前,说你的坏处。他们乐于道人是非,是妒心过盛的原 因,他们心里往往巴不得他人越来越倒霉,越来越困窘。聪明人与这类人交谈,是不会推心置腹的。

绝招:对道人是非者要哼哈而过远离这种 人的办法,是对他说的任何是非话题都作出冷淡地反应,从而让他知" 错" 而退。对这种人,不要得罪。对他说的他人是非,又不能赞同。与其言语交流,哼哼哈哈,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因为"哼" 、" 哈" 是一种模糊语言,既会让道人是非者感受到你的成熟,又让他觉得这项话题无法再交流下去,从而中止谈话,或者使谈话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某些情况下,可以说, " 哼哈" 是一种不可蔑视的处世学问。

  四、遭遇" 喋喋不休" 者此类表现:人与人交谈,人们往往讨厌那种长篇大论跟你说个没完没了的人。有些人说得多,但却说不好。他们会一口气谈论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会在一个上午谈 遍古今中外。他们不但天文地理能谈,男女情事也能谈。他们眉飞色舞,表情丰富。他们滔滔不绝,从不觉累。

绝招:对喋喋不休者要巧妙提 问遇到喋喋不休者,既不伤及对方感情,又让对方少说的法子是巧妙提问。一是根据他说的话题提问一些难题,比如" 导弹的燃料分子式是什么?""《水浒》这本书里一共提到多少男的,多少女的?" 等等,让他不知怎么回答。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少说几句,你也可以多说几句啦。二是提问一些与当前话题无关的问题,如" 打扰一下,现在几点了?""你的眼镜好看,请问你戴得舒服吗?" 等等,这样一来,对方会感到有点惊愕,从而停顿下来,使你腾出时间来干一些有益的事。

五、遭遇" 嗦嗦说教" 者此类表现:有些人喜欢对他人" 谆谆教诲".他说的十句话中,你可以找出" 你应该" 、" 你必须" 、" 你不能" 之类的词语七八处。这种人往往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能,盛气凌人。在他的眼里,众人都是无知的幼儿,唯他是博学的教授。让人感到其愚腐,认为其卖 弄。嗦嗦说教者虽然令人生厌,但对你没有坏处,而且有益。一是你可以吸取其中有益的说教;二是认认真真地倾听,会使他觉得异常高兴,这对增进情谊有好处。

绝招:对嗦嗦说教者要重于聆听因此,和他们交流,要重于聆听。只要你没有急需办的事项,不妨静下心来,听一听,记一记。适时地重复一两句他说的话语,或者就某个问题询问一两句。相信,这种做法,定会使你受到极大的益处。

   六、遭遇" 自我炫耀" 者此类表现:有些人见到他人,一张嘴便是我人缘好,一出口便是我能耐大。明明自己是"1" ,偏偏说成是"2".听者为此觉得脸红,他却不知羞。自我炫耀者既是个自卑者,又是个自负者。这种人常常外强中干,其" 吹牛" 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种胡乱吹嘘给人一种巧言令色、华而不实之感。和他们进行交流,正确的法子是用幽默风趣的话 语作答。他嘴上说成"2" ,内心还是以为是"1" 的,对他说的大话,你不能加以肯定,肯定了他会以为你是个不可信之人;对他说的大话,你又不能加以驳斥,驳斥了他会以为你是个不可亲之人。

绝招:对自我炫耀者要幽默风趣正确的做法是幽默作答,似是而非,模模糊糊,嘻嘻笑笑,哈哈而过。
  七、遭遇" 灭人志气" 者此类表现:有些人,话语尖锐辛辣。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好像一盆盆的冷水,不顾你是否接受,硬朝你头上泼去。那个干劲,非要把你心头的自信火种浇灭不可。 这种人往往是个频频失败、万念俱灭者,又是个把你瞧得一无是处、绝不如他者,还是个认定自己做不到,他人也做不到的自负者,往往也是个能言善辩却" 茕茕子立、形影相吊" 、周围人敬而远之者。与他交谈,一味顺承,会使他变本加厉。

绝招:对灭人志气者要攻其痛处一个合适的法子,是要抓住机会,攻其痛处——他的历史上的愚蠢、无能、可笑之处,或者他当前说的话语漏洞、用词不当、逻辑错误,使他心中产生不快,从而使他推己及人,体会出他当前的错误举动,管住他的嘴。

八、 遭遇" 嚣嚣好斗" 者此类表现:谈得兴高采烈时,可能会进来一位杠子头或者别有用心者,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立刻使好好的交谈气氛充满火药味。此等人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长 你一筹,无所不通,无事不能,他自己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无论问题是西瓜之大,还是芝麻之小,他都会以誓死捍卫真理的气概与你针锋相对,气势咄咄逼人。这种 人一旦对你怀有成见,就会处处跟你唱对台戏。遇到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你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

  绝招:对嚣嚣好斗者要句句真理要想冲出漩涡,就必须使出强劲。这个强劲就是要做到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成为颠朴不破的真理,并且还是简单的真理,这样对方就无法攻击你了。用不了多长时间," 憋得难受" 的对方就会主动" 告退"

   九、遭遇" 满口假话" 者此类表现:社会上,有些人说起谎来好像一名出色的演员在舞台上演戏那样轻松自然,丝毫不会感到内疚。他们撒谎,大多没有很大、很明确的目的。满口假话者 之所以满口假话,可能是为了掩饰自己、标谤自己、美化自己,可能是觉得你的辨别能力很差,从而摇唇鼓舌,胡说乱扯。与这类人交流,对你是有害的。假话说出 十遍,可能会使你觉得真的有那么一回事。

绝招:对满口假话者要纠正其一与他们交流,应该懂得" 攻其一点,崩溃全线" 的战略战术,抓住假话中的其中一项,满有把握地提出反对意见。这样一来,他就会觉得羞愧,那种神采飞扬的气焰立刻就落下去。这种攻其一点的做法,既不会伤 及其自尊心,又会让其对自己的撒谎毛病有所改正。

十、遭遇" 俗不可耐" 者此类表现:有些人为了给他人一个好的印象,便让自己的话语里堆满华丽词藻,乱用一些专业术语,显得矫揉造作,华而不实;有些人日常说话粗鲁不雅,废话连 连,罗里罗嗦,一味单调,某句话可以重十遍,某件事可以问九次;有些人说话无波澜,无起伏,没有摇曳多姿的神态,没有引人入胜的话题,令你厌倦,这些都是 俗不可耐的表现。他们多是知识面窄、社交力差者,他们在自己人生经历中,往往因此经常受到他人的讥笑,心中有了一种自卑感。他们热切地希望提高自己的知识 水平、社交能力。

绝招:对俗不可耐者要适当指教和俗不可耐者交流,要进行适当指教。说出一两句正确的做法、注意的事项,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又不能过多指教,免得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触及他们的自卑痛处。

  编后语:当然啦,令人生厌的谈客不止以上十种,上述交流方法也不能单纯照搬。但有一项可以肯定,就是一个人的言谈再令你反感,你也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的良好交际形象。要记住,如果你能容纳每一个人,你便是个超人。